祝由与最初的汉族
祝由与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与起名文化(相关文献来自互联网)
莽莽川谷,处处炊烟袅袅;漫漫沃野,阵阵稻粟飘香。一位古国之人,双腿弯曲,双臂回收,双手放在两肩,双目紧闭,凝神进入致幻状态,与神灵沟通。
点击链接:最初的中国:星汉灿烂与千里壮游 (cssn.cn) 中国考古网
(上图来自中国考古网)
距今6000年,史前时代迎来灿烂的转折期,这一时期的先民们仰望星汉,千里壮游,踌躇满志,朝气蓬勃,有着强烈的探索远方、相互交流的欲望。
他们以沟通天地的神权为核心,完成古国社会的构建,这是最初的祝由的文明原型。这些祝者掌握神秘知识,密不示人,他们跋山涉水、经历不同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,他们如满天星斗,各呈异彩,渲染出“中国式”文明创生的动人画卷。他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、宇宙观和天下观,逐渐在文化上形成一个整体,留下了《尚书·尧典》“克明俊德,以亲九族。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。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”的经典记录。“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汉粲烂,若出其里。一个仰望星汉的民族,一个协和万邦的国度“最初的汉族,最初的中国”由此诞生。
他们仰观星汉,俯察地理,探索新知和创新物品。从红山文化的仪式圣地到仰韶文化庙底沟先民,从三重圆环的祭坛到积石冢之下的墓圹,从算出对应太阳在冬至、夏至和春秋二分的运行轨道,到制作强通天法力的玉器,蕴含了先民的宇宙观和天人合一的智慧。
他们能够组织大规模人力和物力,建造复杂的建筑、绘制生动的彩陶、制作精美玉器。
他们在每一次重要活动之前,举行祝天祭祖仪式,祈祷事情圆满,愿望达成。
他们在结束之后,都会以某种方式记录见闻,勾画出“山海经”和“九州图”,总结出“河图和洛书”积累和传授,代代相传。
他们逐渐形成对彼此共同拥有的、可以相互交流、可以共享核心文化要素的的共识。
他们分分合合,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自成一元,又通过密切交流融为一体,形成壮丽动人的“多元一体”的中华文明形成画卷。
这些震撼的初见文明,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积蓄了最深厚的基础。放眼世界,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,从“最初的汉族”到“最初的中国”,将“理想的中国”落实为“现实的中国”,创建了人类文明史上统一多民族的政体,不断发展壮大,绵延至今。
祝由文化最传承的典型就是姓氏文化,作为一个仰望星空的民族,有着灿烂的星汉文化。起名是中国古代姓氏文化的一部分,名不正则言不顺,取名必祝天告祖。姓名的产生体现了社会文化的进步,姓氏,是姓与氏的合称。在上古三代以前,姓氏文化就已出现,无论古今,中国人对于起名都非常慎重。姓名表现出宗法伦理、礼仪道德的社会意义与文化内涵
国有国号,人有名号,名字是一种权利的象征。君主登基要行礼告天而命名之。给子女起名字是“父权”的一部分。“命名权”这权力的确立与实施,千古一律,中外皆然。比如一个人如果过继给别人,那他就成为别人之子,因此拥有“父权”的那个人,也就有权力给继子改名。“君为臣纲”,君主有权给臣子赐姓改名,师徒相传,“师父”内也具有“父权”,因此给徒弟起名,是“师父”权威的体现。已有俗家姓名的人出家为僧也应该改名。例如陈祎改名玄奘。寺庙住持拥有给教徒命名的权力。《西游记》中,唐僧的法名“三藏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赐。为了展示权力,唐僧又给三个徒弟命名,行者,八戒,和尚等。都是体现命名权。
在夏商周时期,人们在起名方面还显得非常朴实与单一,比如夏商时期的君王贵族们在起名时,喜欢将名与天干相关联,这与当时人们崇尚天命有直接关系。
相传,天上有十个太阳,名字分别是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,这十个太阳轮流出现在人间当值。当时夏商很多君王基于这个现象,根据自己出生的那一天来确定自己的名字。如甲日出生的就叫大甲、阳甲,乙日出生则为天乙、武乙,丁日出生的为武丁、沃丁、太丁,父丁、鱼父丙、妣辛、妣戊等。
在周代,按照礼制,孩子出生之后,父母都会为其起名。起名之时行礼就是祝礼。
起名在当时非常隆重,《礼记·内则》就记载了当时王子出生时起名的礼仪:“世子生,则君沐浴朝服,夫人亦如之,皆立于阼阶西乡,世妇抱子升自西阶,君名之,乃降。适子庶子见于外寝,抚其首咳而名之,礼帅初,无辞。”
从周代开始,人们非常注重起名,会结合各方面综合考虑起名。受时代观念与文化思潮的影响,人们起名就非常注重人伦道德、纲常名教。所以一般都会用与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义等相关的字词与价值观相类的名字。比如官宦富贵之家,一般用忠、孝、节、义、富、贵、福、禄、文、武、康、寿等取名,希望自己修身明德、建功立业,以此光宗耀祖;平民百姓,一般会用有关平安健康、多子多孙、金榜题名、富贵吉祥等字词取名。比如西汉崇尚黄老之学,祈求长生不老,所以当时一些人起名就强调此意,比如霍去病、陈万年、严延年、毛延寿等。晋唐之际,随着佛教的兴盛,很多人的名字也带有佛学的色彩,例如,唐朝诗人王维笃信佛教,就以“摩诘”作为自己的字。又如,唐代古文运动兴起前后,很多人取名突出复古的文化意涵,比如颜师古、李宣古、任希古、张蕴古等。
比如诸葛亮,字孔明,亮和明同义,周瑜字公瑾,瑜和瑾都是美玉,意义相同;或者名与字的意义相反,比如韩愈字退之,愈和退是反义等等。号在古代本是氏族的标志之一,经过发展,成为上到王朝、统治者所拥有的国号、帝号、谥号、庙号、封号,还有民间老百姓的自号、他号、外号、绰号、自号等。自号在文人之中非常流行,比如欧阳修自号“六一居士”、黄庭坚自号“山谷道人”、苏轼自号“东坡居士”、王阳明自号“阳明子”等等。
中国的起名文化源远流长。起名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属性,并在夏商周逐渐礼仪化,由此体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文化价值及意义,同时名字也展示了不同时代人们所向往的生活状态及理想追求。这种祝由方式的起名文化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,充分体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。
(注:以上网络诸素材及相关文献版权属原著本人,以上观点非出自本文)
2023/11/15 11:38:16 通过网页
摛藻堂闲主:玉泉,一名玉屑,神农、岐伯、雷公∶甘;李氏∶平。畏冬华,恶青竹 (《御览》)。白玉杜如白头公(同上。《事类赋》引云∶白玉体如白首翁)。 案∶《周礼》∶玉府、王斋,则供食玉。郑云∶玉是阳精之纯者,食之以御水气。郑 司农云∶王斋,当食玉屑。
2023/11/17 16:30:12
摛藻堂闲主:《抱朴子·仙药篇》云∶玉,可以乌米酒及地榆酒化之为水,亦 可以葱浆消之为 ,亦可饵以为丸,亦可烧以为粉,亦可含之,一年以上,入水不沾,入火 ,刃之不伤,百毒不犯也。不可用已成之器,伤人无益,当得璞玉,乃可用也。得于阗国白 玉,尤善。其次,有南阳徐善亭部界界中玉,及日南卢容水中玉,亦佳。
2023/11/17 16:30:22